热议 - 柳老红点奖骗钱1说引设计理论界教授1番讨论,中国设计该何去何从?
只分享设计史论的干货,关注便可助力你的设计考研
同时,柳老的1篇言论也引发了设计圈内的1番热议
4月7日“人文清华”微信主页李丹郁推送的“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红点奖是商业机构来骗中国人钱”1文
时隔6日,即4月13日的“工业设计师”微信主页推送了“柳冠中:红点奖是骗中国人钱!和红点官方回应:都是自愿的!”
帖子中把柳冠中教授的7日讨伐红点奖的原文和4月12日厦门国际设计周受德国红点设计机构的拜托刊发的声明同时放在了1个页面中,这就出现了面对面的1种对话的情势。
随后同济大学的邹其昌教授,作为中国设计理论研究团队的发起人,看到李超德教授的评论,以此为引子,开始在国内主要的两个设计学者群内就此话题呼吁和组织大家展开了热烈的大讨论。引子截图和讨论有关对话摘取以下文:
本文以取得邹其昌教授及其公众号【设计台】许可,转发了诸位学者的讨论原文,将两个群的讨论优化整理为1篇文章,感谢赵绍印老师的整理编辑,设计史论公众号对此进行了优化排版。
全文请戳 |柳冠中“红点奖”言论引发中国设计理论网络大讨论 €€€€中国设计理论界的第1次网络会议
讨论详情以下
全文字数10997字 | 建议浏览半小时
李超德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这两天朋友圈为柳冠中老师评点“红点奖”的言论而刷屏,怎样说也该发点声,知识份子作为社会公器,纳税人白养我们了。柳老师以往论述的许多观点,我其实不全部赞同。但他对红点奖而发的言论,以我的经验他说的是大实话。这次动了他人的奶酪,红点奖的中国组织方借洋人的声明回击也天经地义,但这份声明却环顾左右而言他,只坚定说红点奖的光辉历史,讲自己程序绝对正确,而没有回答问题本质。
柳老师也没说你程序不公正。我相信红点奖曾光辉,但时过境迁,经是好经,念歪了,怎样说现在的红点奖1次评奖有1600个产品取得红点奖也是多了,还不不包括其他等次的奖,这个奖1看便知,那是洒洒水、皆大欢乐,也就是说你交了钱,获奖机会是很大的,又为下1次评奖拼足了人气和评奖基数,获奖占申报者近5分之2,这样的奖有含金量?诺贝尔奖如果收评审费,每一年每一个门类评1000个,它还会权威吗?
我每一年参与评审高校艺术学科、学位点材料,只要有工业设计专业的院校材料中“红点奖”获奖仿佛就1大堆,而且评估中就有比较高的得分权重,没有工业设计专业的院校则吃夸,由于其它设计类获奖几近在官方文件不被承认,即使有少许获奖被承认,获奖数量也远没有红点奖那末多。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有了国际和尚仿佛档次就高了,这也是各级政府希望之所在,国内设计界和学术界也有此通病,红点奖因此在港澳台、海两地,包括韩国等地吃香,也就不难理解了。
却不知来回穿梭国际间的大小评审、论坛的“华威先生”,有多少时间真做学问?恐怕只会在设计“小朋友”心中高尚而又高大。有时听小同行参加完评奖或论坛回来,1脸的兴奋,却不知那位“华威先生”所讲的东西,他已连续几年重复无数遍了。由于工业设计是国内开办最早的设计专业之1,同时学科性质决定了它的科学性比其它设计专业€€,和制造业结合紧密,受政府重视程度高,客观上造成红点奖可以“生根开花”。如此大面积获奖,我虽不知甚么内幕,但早就责疑该奖项的含金量,并屡次在有关评审、会议中提出了我的观点。
柳冠中老师对近210年的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建设是有贡献的,这次被评为清华大学资深教授也是众望所归,他提出的1些理论也很有见地,但是否是应当封为“中国工业设计之父”?要说“之父”应当还另有其人,恐怕柳老师自己也不希望有此冠。隔着小门类的行,我与他其实不相熟,但我听过他的屡次演讲,许多是实话,有人听了会不高兴。
有1次他在南艺论坛上直接指出前面南京大学某先生讲得不对。其实,某先生申明显赫,他却是研究文艺美学的,起甚么哄来说包豪斯?真是7里缠着8里,自己也没弄清怎样讲?柳老师点了他,所以不是专家样样懂的,不懂的东西是不能瞎讲的。
赵绍印
徐州工程学院艺术学院
感谢李老师发声,为设计界的众人多了1些实证的内容,也帮助大家把问题看的更加清楚了1些。邹老师您可以主持和组织1次就此话题的网络大讨论。
邹其昌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目前国内流行“程序正确”的场面话,以打压排挤异己现象特别“合法化”。屠呦呦,因程序问题,当年未获国家最高科技奖。就是典型事例。
学术界有投票权的而又毫无学术素养,常常就在弄“程序正确”,败坏中国学术,特别是设计学科。
柳先生我非常敬重,中国设计学界需要这样的真人。
赵绍印
徐州工程学院
需要多1些真诚和宽容。对事不对人。学术的交换需要这样的氛围。
邹其昌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可以做1次评估,“红点奖”与中国设计教育、中国设计产业与中国经济发展问题。这也是设计学院、教育主管部门领导要做的重要工作(固然很多是不做事也做不了事的)。
洪华
小米生态链企业谷仓学院院长
有争辩,才有思考:
1、我们需要甚么样的设计奖?
2、设计奖如何创造本身的价值?
3、如何通过设计奖及相干活动增进企业设计水平的提升?
4、如何增进大众和政府官员的设计认知?
5、如何提高年轻设计师的水平?
6、怎样组织?谁来组织?收不收费?
7、如何走出国门?
8、怎样鼓励赛事组织方?
9、如何平衡商业性和公益性?
1系列关联问题,值得思考,任重道远。
这些问题是请教大家的。
邹老师牵头把要紧问题讨论清楚就行,领导忙,期望不上。
邹其昌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不是期望他们,而是他们坏事。
洪华
小米生态链企业谷仓学院
建设性批评,避免用民族大义挞伐,红点奖不应1棍子打死,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也要讨论。
邹其昌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对的,好好做1次评估,多方位的
彭亮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建设性批评,避免用民族大义挞伐,红点奖不应1棍子打死,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也要讨论。
我去德国埃森红点设计博物馆参观考察过,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红点设计奖对当代工业设计的推行与发展的历史性贡献不应当否定
邹其昌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柳先生并没有否定红点奖的贡献,而只是指出他存在的相干问题。指出红点奖的问题,是对历史负责,这就是柳先生的价值。
刘肖健
浙江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可以先给这事定个位:市场的事,就让用户用脚投票;学术的事,就交给同行评议;法律的事,就交给法院判决。
何人可
湖南京大学学设计艺术学院
可以请雷军、任正非、张瑞敏和柳传志来谈谈,他们参加国际设计奖评审最多,获奖也最多。在商言商,国际设计奖可能对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有益。国内对待奖项多是有问题的,但不1定是奖项本身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建立起中国人自己的国际性权威奖项。
邹其昌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对的。
刘肖健
浙江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红点的回应很涵蓄,但意思很明确:“你已在诽谤我了,这次先放你1马,不走法律程序,彼此给个面子,这事到此为止。”
李超德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确切在商言商,每人认识问题的逻辑出发点不1样,结论自然不1样。
每天马路边有那末多做假证的,有人需要就有市场。企业、学校需要奖,奖就有存在的理由,关键是利益所至。
但对设计教育影响极大,我看到有的学校就提出“以赛促教学”,包括“以项目带教学”的提法,要说哪儿不对,仿佛也有道理。由于设计本科是利用教育嘛!但教育的本质是甚么?我们只看了近期目标。这也是我逐步淡出设计教育的理由,话不投机,淡出不表示不关注,让思想、行动活跃的年轻人走上前台,我们去做自己合适的事。
去年在火车上写了篇“为普鲁士教育正名”的手机文章发在微博里,3天时间被6.7万人浏览过,吓了我1跳,可见自媒体的气力,这次柳老师的言论延续发酵,恐怕是仰仗于互联网的气力,社会分工我们是说,说说也无妨!
邹其昌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商人有商人的规矩,但很多人,甚么人都不是(商不商,师不师的),乱套了。@李超德
李超德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赞赞€€“可以做1次评估,“红点奖”与中国设计教育、中国设计产业与中国经济发展问题。”可以申请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邹其昌
邹其昌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李老师牵头申报,我们全力支持。
乔国玲
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这个提法好。可以全国范围内展开。@李超德
李超德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我回去干老本行了,画画!许多设计界老朋友已批评我了。
管少平
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
在商而言,仿佛设计本身也是1场游戏。所以,将红点奖等奖本身也看做1个设计产品并在市场上流通交易,奇怪的、不好理解的也就都不是事了。
红点奖等奖商业运作肯定就想赚钱,乃至想赚更多的钱!国内许多自己组织展览比赛自己给自己发奖定级,然后拿着这些个东西再去评职称、拿项目、混头衔,仿佛比红点奖等国际奖的做法更见不得光多去了呀。
哈哈,时不时掀掀盖头看看真容,免得得意忘形也不是甚么坏事。@邹其昌
黄蔚
上海侨中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总裁
我作为2003年第1届iF中国设计大奖评委主席,2004⑵007iF中国的共同主办方,深谙国际大奖的运作。这么多年我1直没说啥,有柳老开个头,我最近也打算说两句了。
几千个作品,用几天时间评出来。 1天8小时,不吃饭,不上厕所只有不到3万秒,大家自己算 。以我做评委经验看,第1轮只有几秒就定胜负。第2轮会把摸轮两可的拿出来讨论1遍。再定胜负。第3轮会把选出来的那些,再讨论1遍选大奖。
大部份作品平均只有几秒的时间。平均每一个作品只有几秒的时间,评委就定胜负了……大家花那末多时间准备的设计说明啊,具体设计细节啊甚么的都很少看哦。这就是你交那末多钱得到的评审服务。
大部份作品平均只有几秒的时间。平均每一个作品只有几秒的时间,评委就定胜负了……大家花那末多时间准备的设计说明啊,具体设计细节啊甚么的都很少看哦。这就是你交连身工作服那末多钱得到的评审服务。
以我组织评审的5年经验看的话,和2005年10年前3星获奖的媒体宣扬,大家1起来看事实:3星莺歌艳舞庆祝他们取得4105项大奖!背后是当时我作为组织者,收了他们1百多个作品,报名费就收了大几百万!所以如果你要想获奖的话,只要你多报作品1定可以中奖。其实你可以从红点1千多个获奖作品就可以看出来。得奖国际设计大奖不但是实力游戏更是1个土豪游戏!
这个土豪游戏和价值交易,1个愿打1个愿挨,本来无可厚非。关键是政府插足,嘉奖获奖公司。价值循环的体系,有了外部刺激物。所以就不是市场机制能覆盖的了。那末就是有1些比较有实力深谙政府关系的公司。就砸钱来赌有多少政府补贴的回报。
我觉得政府若取消国外设计奖的嘉奖,参赛数量会立刻消失大半
这些话我憋了10多年了,也是这对这些年我不太去参加这些事情的缘由,大家还想听吗?
赵绍印
徐州工程学院艺术学院
黄蔚老师参与其中,深有体会,具有很好的佩服力。
邹其昌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黄蔚
牛晓霆
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黄蔚
周宁昌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愿闻其详@黄蔚
何人可
湖南京大学学设计艺术学院
估计IF不是这样的评审了,3人1组,每组评3天吧,周佚和刘力丹知道。@黄蔚
黄蔚
上海侨中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总裁
评审的情势和公正性不是重点,我想说的是利益和价值链。
这个土豪游戏和价值交易,1个愿打1个愿挨,本来无可厚非。关键是政府插足,嘉奖获奖公司。价值循环的体系,有了外部刺激物。所以就不是市场机制能覆盖的了。那末就是有1些比较有实力深谙政府关系的公司。就砸钱来赌有多少政府补贴的回报。
这也是为什么北京总部的公司放到杭州、深圳分公司报奖拿补贴的缘由。那些而不善于政府公关的小公司则玩不起这游戏,就算偶尔获个奖,也不能构成大把大把拿奖的公司取得政府嘉奖的综合边际效益。
耿志虹
青岛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设计是为人服务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干,让人们生活更美好是其目的。长时间对设计和设计学科的忽视,才让国外的机构抓到商机,高等教育不也是如此?
程旭锋
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我理解:柳老师的意思是国人要有自信,政府要扶持自己的设计产业和平台;黄老师的意思是政府的导向很重要;何老师的意思是要学习更有效的评审机制和方法为我们所用.3位专家的初衷都是要把我们自己的设计水平提高,完善自己的嘉奖机制。
鄙见。
何人可
湖南京大学学艺术设计学院
中国设计红星奖12年了,第1年不到4百件参评作品,去年己超1万件国内外参赛作品,进步是明显的。中国的设计奖有希望!
邹其昌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赞@何人可
管少平
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
不落后就不会挨打,自己成器不瞎折腾就不会有机会给他人来扫钱!@何人可
邹其昌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啥事我们俩合作也弄个奖,给自己发大奖。听说单位某位领导,找他提交学历证书,他说没有,掉了(都知道造假),但各种莫名奇妙的奖证1大堆。@管少平
宋琦
广东财经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评奖的脑力体力强度极大,以秒来计绝不夸大,但好的方案也应有让人WOW秒懂的信息转达实力。另外,1件事情角度不同可以有多种解读,对利益效益这个角度的解读,我很赞同。
颜其锋
南方科技大学访问教授
我之前弄了个BEST IF THE BEST前后花掉10万。政府给几万块没成心义。主要是商业价值。我们欧洲客户常常说在盒子上印Reddot就好卖. 美国客户要IDEA。中国作为国际贸易大国,这点钱企业就当税了。
黄蔚
上海侨中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总裁
中国每一年上亿的参赛费交给外国办奖机构,现在我呼吁大家思考1下:这些外国机构他们为中国究竟创造了甚么价值?
上亿学费交了这么多年,每一年还在增加。皇帝的新装都在说:真漂亮真漂亮啊!是时候斟酌斟酌他们是不是为中国的产业创造了足够的价值。如果没有,那就是如柳老所说的:骗钱。
周宁昌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童慧明老师是G-Mark的评委,他对评审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颜其锋
南方科技大学访问教授
国外设计大奖的火爆,应当说是WTO以后中国制造占据欧美的结果。印在包装上获奖标志最少让代理商对产品的原创和知识产权有信心。
周宁昌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越发觉得这是1个深入的问题:中国制造业走向世界靠甚么?
朱炜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奖本身没问题,就如慧能所说,非风动,非帆动,仁者心动。毛病的利用了奖。
黄蔚
上海侨中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总裁
国与国之间:你花1分钱,买到了1分货。这事儿就OK。咱中国每一年上亿的参赛费,买到了甚么服务?国际奖项只有为中国提供了足够的价值,才成心义和可延续性。
应当支持办出1个中国办的国际大奖,去让老外来参赛。时期呼唤新的奖项的诞生。
宋琦
广东财经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凡事不只1面,我们能看到不同的方面,只是有时媒稿的标题比较过分,大家在争辩,而小编在偷笑。但整体是好事,具体某个赛事如何如何都好,大家总算举国关注了。虽然内容为王,但同时不能缺少推行。@程旭锋 @周宁昌。
程旭锋
北京林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哎,媒体没有他们不行,有了他们……我觉得,这小编会被人肉。@宋琦
周宁昌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我也感觉小编不够专业。不过现在那个问题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大家讨论的问题:这些国际奖项对中国制造业、设计教育的影响,有多大作用,是不是可以作为价值导向的风向标。
宋琦
广东财经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国有世界大奖肯定会有,或许会在中国制造的标签真正被替换以后:) 1边讨论过过瘾1边做实事,老话说“不说硬话,不做软事”,以后多是“事情也要硬,话也不用软”。@黄蔚 @朱炜 @程旭锋 @周宁昌
黄蔚
上海侨中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总裁
这也是中国文化自信力的问题!以后政府应当杜绝“点将式”的对国外大奖的嘉奖机制,让市场来决定1切。能玩得下去让他们自然发展便可。
程旭锋
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黄老师说的有道理,发挥中国的举国体制优势,柳老师呼吁世界设计要有中国的声音,这个声音要专业有力、有引领性和前沿性……。
各位设计先辈不断的努力,才有我们今天的格局,我国经过量年的学习实践和发展探索,是该思考1下这个问题。
彭亮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红点奖也是在不断的发展,扩大到许多新的领域,国际贸易中红点奖与日本“G”奖对产品销售都有增进作用。
颜其锋
南方科技大学访问教授
从商业角度来说,花这几个亿是值得的。毕竟特朗普随意调1个税点就不止这点钱。毕竟消费者只认本国机构评的奖。中国各种设计奖的公众接受度都不高,Logo印在国内销售产品包装上促销作用都不大,不要说出口产品。
黄蔚
上海侨中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总裁
@彭亮 作用有多大,该付多少钱的学费和代价。该市场决定。
彭亮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目前有的地方政府从对工业设计不重视不认知到关重视视是1个进步,但是出现的偏差与问题也值得关注。
周宁昌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在设计公司中,关于拿红点奖可以得到政府高额嘉奖也是有很多争辩。有些设计师认为,热中于拿奖项换嘉奖的公司存在市场竞争能力问题,表示不屑。我觉得这反应设计行业经营不容易,市场回报率低,很多公司都希望充分发挥政策利好。
奖项、嘉奖、政策都是导向问题,没有清晰、可行、符合国情的发展导向,这是中国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颜其锋
南方科技大学访问教授
除红点概念奖,我觉得各种设计奖的参赛费基本上跟市场接受度和公众影响力成正比,毕竟几10年的推行。有市场接受度和公众影响力的奖企业付钱参加,没有影响力的奖倒贴钱企业也不来。这本质上是市场行动。
管少平
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
只要存在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乃至是举国体制的干预,就没有完全市场说了算的可能。@黄蔚
黄蔚
上海侨中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总裁
同意。@管少平
管少平
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
所以,红点奖等国际奖在中国能赚到大钱,很大程度上拜我们政府所赐!我是红点奖组织者,我为什么不干?还是那句话,“落后就挨打”!@黄蔚
彭亮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其实全球公认的国际设计大奖都是市场认知与专业协会主办发展历程的结果。
翟橙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何香凝设计学院
初期没有这些留学海外的先辈们的推行,怎样会在中国这么快的成长,先辈的功劳大过政府的补贴。@管少平
程旭锋
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有道理@管少平。我的意思是设计圈要集中发声,步调1致,目标统1,类比1下已有的GPS,我们的北斗要想有1席之地,1定要有协力才能够有力。
翟橙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何香凝设计学院
不过怎样样都会推动设计的社会认知度,顶尖的科技是有国界的,利用科学对社会有益在哪里提现不重要了。
管少平
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
政府对获奖大额补贴,特别我们举国体制的不缺银子的政府,钱洒到哪里,哪里就是热门香饽饽,内容本身的质量反而不是最重要的了。@翟橙
王震亚
山东南大学学机械工程学院
这个话题这几天在朋友圈刷屏,简单发表1下看法吧:1.红点和IF本来就是商业运作,大家心领神会,谁也不说,柳老敢讲实话。2.既然是商业行动,就有益有弊,小编惟恐天下稳定,用“骗钱”吸引眼球,本身也是噱头。3.business is business,存在即公道,质疑更健康,有大把免费的设计比赛也有交费的,有的选总比没的选好。
宋琦
广东财经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王震亚
邹其昌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我1直认为,中国目前还没有真实的设计产业(虽然有很火热的设计商业活动),由于市场经济不成熟。
王震亚
山东南大学学机械工程学院
我只担心现在炒的太热,容易糊锅底。
翟橙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何香凝设计学院
从上到下都是提现,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外面光纤,时务内容。
邹其昌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柳老师发起,我们讨论,很好!讨论的目的就在于增进中国设计的永续性发展
池伟
+86 Design Store设计同享平台
红点公关还是不错,发表的声明中规中矩,风雨不透,引发行业讨论增加热度了。
刘肖健
浙江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池伟。个人认为,红点赚了。
邹其昌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池伟。很中国化,中国的场面话他学得很到位。包括目前国外很多书籍,都是为了占据中国市场。
彭亮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知识没有国界。
翟橙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何香凝设计学院
明明人家战略的高度看到10⑵0后的中国,我们很多人还在摸石头过河,走几步看1下,没有回头看。
周宁昌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童老师认为:这是1个自但是然的进化进程。
翟橙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何香凝设计学院
我们每一年培养50万人设计队伍,10后的总量已是1些区域的人口了,谁都在发觉各种机会,知识的红利有多少谁知道呢。
洪华
小米生态链企业谷仓学院院长
设计比赛的讨论,有价值,感觉没讨论通透,还可以接着讨论。
理想中的设计奖,到底应当怎样弄呢?
王€€
南昌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余以为 …… 所谓权威奖项 …… 总归有其通情达理的地方 …… 3公问题也总是有其适应性的 …… 我高度赞同柳冠中先生观念的缘由之1 …… 是柳先生从 战略性设计的高度,由小见大,由此及彼的反思啦!本日中国的设计与文化处境 …… 并为中国新时期的设计教育与行业转型指明啦 1个方向(而这绝非只是民族性的问题,更关乎全球性的未来走向)@柳冠中 @邹其昌 @洪华 @黄蔚 @彭亮@周宁昌 @何人可 @宋琦 @颜其锋 @程旭锋
邹其昌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赞@广德昌行。柳老师发起,我们讨论,很好!讨论的目的就在于增进中国设计的永续性发展。
刘肖健
浙江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可以当个学术问题来讨论。
长北
东南京大学学艺术学院
柳先生值得敬重,中国设计学界需要这样的真人!从美学转行想当设计权威,需补设计实践或田野课程。
童慧明
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有争辩是好事,赞同洪华的意见,在这个多元的时期,设计奖也应有个多种模式并存。由企业的角度看,中小型企业更会在乎设计奖,并在销售时在包装上打上标记,由于这的确可以推动销售,可通过加持IF、红点之类的设计奖的品牌价值提升自己,但对苹果、谷歌、亚马逊、索尼、宝马。奥迪等世界级的品牌来讲,你见过它们兴高采烈地张扬自己获设计奖吗?由于它们的品牌价值远大于设计奖。
我个人觉得,这是中国设计产业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当前创新设计深度沉醉成为中国品牌的DNA后,自然就会关注超出设计奖的更大价值。
赵绍印
徐州工程学院
童老师所言极是。这是企业发展与设计价值得以提升的1个升级阶段,也能够说是我们从1个台阶上升到另外一个台阶时刻来临前的酝酿的活动。在邹教授主持下,我们就此话题展开的讨论意义很大,具有明确方向和前进引导的价值。
王€€
南昌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从设计伦理学角度上说 …… 我们都应当感谢柳冠中先生 ! …… 如果说前文强调啦柳老师作为职业设计师,和设计学家的智慧,与觉悟 …… 那末柳老师的振臂高呼 …… 则是其作为设计教育家,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 榜样诸位,如何真正践行 1个 职业设计人的社会责任与家国担当 …… 余真心以为,这是不容易 的 !@邹其昌 @李超德 @刘肖健 @王震亚 @陈剑 @长北 …… 还要向童慧明,何人可老师致敬,两位老师的话,总是很中肯。
邹其昌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现时期不是出真正大师和权威的时期。目前所谓的“权威”都是靠行政手段贴金、戴帽子打造的。
长北
东南京大学学艺术学院
邹老师,完全同意。
朱钟炎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车企的外观设计弄模仿抄袭是不可谅解的行动!就像1月份红旗轿车发布会发布的红旗新车前脸所谓瀑布格栅,就是模仿豪车劳斯莱斯,(或迈巴赫)的长竖条特点格栅,那是劳斯莱斯的DNA,红旗去凑甚么热烈?!说刺耳点就是借种劳斯莱斯的种(DNA)丢人!宝马的前脸格栅的特点是双肾型,谁去学样也弄个双肾的格栅,那就不是你家的车型(孩子)了!属于知识产权侵权,有外国车厂状告侵权的前例。这是汽车造型设计的大忌!设计师懂设计的规矩原则么?多是车厂的领导逼设计师这样干的吧?!
李凤朗
L+品牌首席设计师
理想中的设计大奖是先有设计态度,设计主张,设计作品,产品化以后的用户影响力,用户生活态度的改变以后,再给贴个标签,谁贴没那末重要,重要的是标签以后是甚么!获奖本身成了产业,这事儿反了;拿奖证明自己产品对的,也是弄笑的文艺!
洪华
小米生态链企业谷仓学院院长
正本清源。
在邹其昌教授的热忱主持和组织下,时间过得很快,整整1上午时间的热烈讨论就过去了。通过此次讨论使得大家对目前国内设计发展所处的阶段,和设计理论的自觉性问题,有了进1步的苏醒认识,也清晰地听到了时期召唤我们的号角已吹响。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设计的先行,而设计的价值还是没有得到地方关键部门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应有的认可与尊重,而且还存在着很多传统的思惟和习惯,1直在阻碍着我们祖国的发展和时期的进步。
固然,我们还处于设计的评判标准不完善、不成熟的发展阶段,任重而道远。通过此次第1届的全国性网络平台,实现了理论界和实践界共同的交换和讨论,使得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方向,每一个人都应当感遭到中国设计发展的责任重大,但是,只要我国设计学人,理论界和实践界1起并肩作战,甚么困难都会克服的,相信我们的设计研究和设计实践的水平1定会有所提高,直至走到世界的前列。
设计台简介
传播设计理论知识、世界设计文化和当代创意文化产业等信息的服务设计平台。积极提倡设计改变世界、设计创造生活、设计驱动创新的理念。